第749章 粮食,商业,财政收入

夜市确实是大乾赋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在大乾的国家财政收入占了至少六成的比重。

这六成当中,有一半是夜市贡献的。

其他王朝的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大乾的夜市,尤其是阳翟的夜市。

甚至有不少人来着来着就举家搬迁到了大乾,成为了大乾的百姓。

足够多的财政收入让大乾即便在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但也没有出现财政赤字。

李承泽并没有对外公布夜市究竟给大乾带来了多少经济。

主打的就是一手闷声发大财。

这个数字一旦公布出去,拓苍皇朝很有可能直接也跟着开设夜市。

当然,这个前提是交通足够发达。

这也是李承泽为什么每得到一块地盘,第一件事一定是修桥铺路开运河。

重要的是,李承泽会将这得到的这笔钱用在发展大乾的各项行业,而不是一些没用的东西。

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跟吞金兽一样的机械行业,一旦马钧和诸葛亮成功,那就是新一轮的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原本一众文武对于李承泽投了那么多钱在里面是有怨言的。

直到马钧直接献出了龙骨水车。

一众文武就再也没有说过什么了,

甚至表示一定要加大力度,

让马钧他们研究。

生产农具这一块,大乾已经翻新过三轮了,一直是马钧自己推翻自己。

农产品除了提升它们的产量,陈旉还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粮食作物。

白薯就是他的发现。

马钧、陈旉废寝忘食地研究。

这也就是他们现在都是入道境,一个月不睡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唯一可惜的就是李承泽确实对于农作物的机械是不了解的,他一点都不懂。

如果他之前了解的话,还可以给马钧和诸葛亮他们提供一些意见和启发。

可惜他是一点也不懂。

李承泽压根就没有种过地,农作物的机械也只是在网络上看到过它们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