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喀什噶尔这个地方,伯克胡里正式宣布继承王位,自称为王。
至此,曾经强大一时的洪福汗国出现了两位新主人:东边的艾克木汗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庞大的支持者群体,可谓是人多势众;而西边的伯克胡里虽然身为外来者,但在英国和土耳其等外部势力的强力支持下,犹如一条过江猛龙,气势汹汹。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岂能容得下两位大汗?一场激烈的冲突即将在阿克苏爆发……
刘锦棠在吐鲁番按兵不动,决定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利用这四个月的时间来修整军队,补充给养,同时观察南疆的局势变化。
南疆的形势此时非常微妙,艾克木汗和伯克胡里之间的权力斗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双方势均力敌,谁能够最终胜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明的态度。
马明虽然是个外来户,但他在南疆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的支持与否,往往能决定当地的权力天平向哪一方倾斜。
马明本人对南疆的维吾尔民众并无太多同情,他在吐鲁番驻扎期间,对待本地居民极为苛刻,横征暴敛的行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他甚至认为维吾尔人都是革命军的奸细,对他们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
每次与革命军交战,马明都会发现,这些维吾尔人不仅对天放空枪,以示不愿与革命军为敌,甚至有些人还会积极为革命军提供帮助,如助战带路等,这让马明对他们的愤怒和猜忌更加深重。
在这种背景下,南疆的局势愈发复杂。艾克木汗和伯克胡里都在竭力拉拢马明,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而马明则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形势的变化,左右摇摆,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南疆的政治格局。
刘锦棠在吐鲁番的休整期间,密切注视着这一切,他知道,一旦时机成熟,他的军队将会是决定南疆命运的关键力量。
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刘锦棠不仅加强了军队的训练,还派人深入南疆各地,搜集情报,了解当地民众的心声,为未来的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深知,只有真正赢得了民心,才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建立起稳定的统治。
而马明的暴政和不得人心,无疑为革命军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