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账目有异

卫行云这一次的收获,倒是惊的郑县令目瞪口呆。急忙上前恭维到:“卫大人真是好本事,第一次上山,就给了这些匪患致命一击,想来这附近的其他山贼,以后也会收敛许多。”

没想到,卫行云直接说道:“今日只是开始,只要我在这良县一天,我就一定要把这些为祸百姓的山匪一网打尽。”

郑县令一愣,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不难想象,山匪为何屡禁不止,不过是因为有衙门护着,彼此利益勾结。但卫行云似乎不想与他们狼狈为奸,致力于将匪患一网打尽。这样的确会让郑县令有些为难。

他打了个哈哈,话锋一转:“卫大人,今日您辛苦了,只是太子侍卫长和将军奉太子御令来找卫大人,还请卫大人去见一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卫行云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太子会派人来找他,但仔细一想,也就不难理解,离琴翊琛上台,一定要把言兴玉捞出来,那太子一定会找他。

果不其然,在和光说明来意之后,卫行云沉声道:“和将军,关于案子的所有查找细节,都在卷宗中,下官离任时,已经交接清楚。”

“只是让在下一直比较在意的是,言大人当年查办永安楼一案,闻少禹虽然承认自己贪墨,但是在查抄闻家时,查抄的数量与户部调拨给工部的银两数量对不上。”

和光心下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太子殿下查阅卷宗时,并未发现异常。”

卫行云端起茶盏,润了润唇:“当年户部调拨给工部修建永安楼的银子一共是四百八十五万两,但工部卷宗上的记载,建造永安楼实际花费四百四百五十万两。当初的工程款项,一共结余三十五万两,原本此事,应当是值得褒奖的一件事。”

“但当年永安楼出事之后,发现他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之后,言大人查出来,他们建造永安楼,实际只花了三百五十万两。”

和光脸上写满了惊讶:“这么说,有一百万两被贪墨了?”

卫行云点点头。“言大人就以这一百万两银子为突破口,发现工部的不少官员都涉及其中,这里面,工部郎中闻少禹贪墨最多。”

“按照当时言大人所调查,闻少禹贪的最多,一个人贪了五十万两,剩下的五十万两,由其他几个官员分配。闻少禹也算是罪有应得。”

和光有些不解,疑惑的问道:“那说明言大人所查属实,并未冤枉闻少禹,那为何闻家人会举报言大人贪墨。”

卫行云长叹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原本,下官也并不相信此事,但谁知下官再查这个案子时,经过下官的重新走访计算,发现当时永安楼建造,只花了三百万两。”

此话一出,和光瞳孔震颤,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脸上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卫大人,你确定你所查之事属实?”

卫行云不置可否:“下官只是通过走访,将所得数据推算所得,此前涉案的官员并不承认这个数字。”

和光一时不解:“若工部之人并不承认这个数字,那言大人的贪墨之事就无法坐实。卫大人当时就是以这并没有实证的数字结案的?”

“更何况,卷宗记载,永安楼一共使用四百五十万两白银,但实际使用三百五十万两,他们一共贪墨一百万两,若真实的使用只有三百万两,那这五十万两的空缺去了哪儿?”

“卫大人只凭一个推断的数字就断定言大人贪墨,似乎不妥吧”和光不由自主的抬高了音量。

卫行云缓缓的说道:“下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清点当日卷宗,走访永安楼旧址时发现,发现楼里大厅内,原本应该用来做柱子的金丝楠木,被人换成了紫檀木。那个大厅内,一共有四根柱子,其中两根被换掉了。”

“但言大人当初并未发现这个疏漏,所以这两根被偷梁换柱的柱子,并未计算在贪墨之内。”

卫行云干咳一声:“下官家中是做木工的,对各类木材极为熟悉,那两根柱子下官绝对没有看错,的确是被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