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朝会

这个计策还是吴又玄给杨勇出的。

现在给赵昺的葬礼办的越隆重,越能凸显杨勇的忠心,杨勇接受禅让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百姓也不是傻子,私底下百姓们都在议论赵昺的死因,阿罗约部落即使再傻,也断然不敢刺杀皇上的,七年前,三大部落联手都没有将神州城攻破,三大部落的首领还都被炸死了,七年后,阿罗约部落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皇上杀死,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阿罗约部落所为,赵昺一死,得利最大的就是国舅杨勇,并且国舅杨勇又控制了神州城和朝廷,杨勇的所作所为难免让人怀疑是他杀了皇上。

将皇上的棺椁停放妥当后,在杨勇的号召下,已经被杨勇软禁了三天的文武大臣和刚刚归来的陆秀夫召开了大朝会。

大朝会每逢岁首举行,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秦汉直至明清,历代承袭不衰。 \"大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这便是对\"大朝会\"的解释。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辰是早晨,故称之曰\"朝\"。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图天下之事\",同时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类似现在对各级官员的\"绩效考核\"或曰\"目标管理\"。在周代,天子询问诸侯国内的治理情况,诸侯需作详尽汇报,故诸侯朝见天子亦称\"述职\",相当于现在领导干部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这\"述职\"一词西周时便有。《孟子》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可见\"大朝会\"既是一种礼制,也是天子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而现在皇上新丧,未有新君,礼仪上是不能召开大朝会的。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新君继位,同样可以不用再岁首召开大朝会,新君继位后第二年需按照礼仪在岁首召开朝会。

杨勇的野心昭然若揭,他是想即刻接受杨太后的禅位诏书,开国称帝。

只见杨勇走向御阶说道:“诸位同僚,我大宋皇帝被阿罗约部落杀死,这是对大宋朝廷赤裸裸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一定要为皇上报仇。”

秦世昭及其他党羽喊道:“剿灭阿罗约部落,为皇上报仇。剿灭阿罗约部落,为皇上报仇。”

杨勇摆摆手,示意大家停下。

杨勇继续说道:“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的皇上被刺杀,皇上年幼,又无子嗣,我们该立谁为新皇帝呢,只有有了新皇帝,我们才能号召大宋臣民上下一心,为先皇报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又玄站出来说道:“诸位同僚,刚才杨太尉说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没有子嗣,理论上我们应该从宗室里选出来以为德才兼备的王爷继承皇位,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外有蒙古虎视眈眈,内有部落作乱,如果选一个没有执政经验的王爷当皇上,恐怕不能带领大家走出当前的困境,一旦走错一步,我大宋三百万汉人将性命不保,光复中原也将无从谈起,因此,我建议大家为了三百万汉人的未来,放弃传统,选一位既能处理政务,又精通军事的人出来做皇帝,让这个人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光复中原。”

秦世昭见吴又玄的表演结束,立刻接着说:“我支持吴大人的观点,阿罗约部落太猖狂了,竟然敢刺杀我们的皇帝,简直是无法无天,我们必须有一个强势的皇帝才能镇住他们。”

接着秦世昭指着杨勇说道:“我等十万将士觉得杨太尉就能担此大任,杨太尉是先皇的舅舅,太后的弟弟,身份尊贵,又熟知政务,精通兵法,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百姓和军队中有较高的威望,有杨太尉出任新皇帝,一定可以带领我们剿灭阿罗约部落,给先皇报仇,同时还能带领我们走出当前的困境,直至光复中原。”

秦世昭的话音刚落,一众杨勇提拔的武将说道:“秦将军言之有理,我等十万将士支持杨太尉为新皇帝。”

不需要文官表态,武将全力支持杨勇称帝,这点早就在众人的意料之内,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文官在陆秀夫回来之前都没有表态,但是却处于一种默认的态度。

他们在等陆秀夫回来,等着陆秀夫的表态,好让陆秀夫背负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