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地生存第七十一回, 清军入关

三月十九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李自成的农民军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由德胜门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京城。那场面,旌旗蔽日,刀枪林立,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着大地。北京城的百姓们涌上街头,夹道欢迎农民军的到来。他们欢呼着,雀跃着,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此时的崇祯帝,却陷入了绝望之中。他独坐于煤山之上,望着京城内的一片混乱,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无奈。他知道,大明王朝的末日已经来临。最终,崇祯帝吊死在煤山,统治中国 276 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结束。

但历史的车轮并未就此停止转动。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战役在山海关石河拉开了帷幕。大明、大顺、大清三股军事力量汇聚于此,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山海关,这座雄伟的关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高耸,砖石坚固,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城楼上,明军将领吴三桂,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将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也将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吴三桂,生得英俊潇洒,气质不凡。他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他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然而,此时的他,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是大明王朝的将领,有责任保卫国家;另一方面,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攻占了北京城,他的家人也在城中,生死未卜。而此时,大清军队也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出击。

话说吴三桂在山海关,听闻李自成攻破北京,心中焦急万分。尤其当他得知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掳走后,更是怒不可遏。陈圆圆,色艺双绝,倾国倾城。她那婀娜的身姿、妩媚的容颜,以及婉转的歌喉,曾让吴三桂为之倾倒。吴三桂对陈圆圆宠爱有加,视若珍宝。如今,爱妾被掳,这让吴三桂如何能忍?

吴三桂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发誓一定要夺回陈圆圆,为她报仇雪恨。于是,吴三桂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引清兵入关。这个决定,将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大清军队如洪水般涌入。大顺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清军骑兵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大顺军士兵们纷纷溃败,四处逃窜。

李自成见大势已去,不得不率领残军撤退。他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无奈。他知道,自己的大顺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场战役,闯王李自成不敌明清联军,在山海关惨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史称清王朝“定鼎中原,实石河(即山海关)一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场战役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标志着大明王朝的彻底灭亡,也标志着大清王朝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山海关,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的关隘,再次成为了历史的焦点。它见证了大明王朝的衰落,大顺王朝的崛起与衰落,以及大清王朝的兴起。它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人性的复杂。

在这场战役中,无数的英雄豪杰涌现出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段段壮丽的历史篇章。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永远铭记的传奇。

岁月流转,虽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远去,但山海关的故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它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坚强,要心怀大义,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这种历史传承,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天下第一关匾箭楼之上,共三块,外面悬挂的为民国九年(1920年)杨宝清摹刻,长5.9米,宽1.55米;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肖显所书,肖显曾以孙老大酒曾与老师;二楼内悬挂的为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王治摹刻。

临闾楼、牧营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北角和南角处,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1986年修复。建筑面积分别为119.52平方米、118平方米,均为五脊歇山单檐顶。

靖边楼亦称东南角楼、东南台。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南隅,始建于明初,清嘉庆年间改建为奎光楼。1986年修复。总面积658.4平方米,为歇山式九脊重檐顶。

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倡议集资兴办。1999年修复。分4个水域,有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榭。

兵部分司署山海关为军事重镇,战略要地,宣德九年(1434年),在此特设兵部分司署,为明兵部的唯一分设机构,具有独特的军事与政治价值。自其设立至明朝覆灭,二百多年间,共有90位兵部分司主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