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59 年,即清顺治十六年、明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三这一天,清兵在昆明成功会师后,便马不停蹄地紧紧追击。为确保永历帝能够安全脱险,李定国当机立断,命令总兵靳统武带领四千名士兵护送永历帝向云南腾越方向疾驰而去,而他本人则亲自率领六千名精锐士兵留守永昌,以阻止敌军的进攻。
时间来到二月份,吴三桂在大理次击败了白文选之后,吴三桂率领他那只一直从辽西杀到云南而来的关宁军气势汹汹地向着永历帝与李定国追杀而来。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李定国深知不能退缩,他下定决心要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挫败他们的锐气。经过深思熟虑,他精心策划了一场生死决战——磨盘山战役。
这场战役对李定国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激战。他深知此役的胜负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自己的荣誉与使命。因此,他全力以赴,倾尽所能,只为取得最终的胜利。在磨盘山,李定国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吴三桂的追兵自投罗网。他的心中燃烧着斗志,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李定国的谋划:
顺治十六年(1659 年)二月二十一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给大地披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就在这一天,李定国率领着大军成功地渡过了怒江。而在同一天,吴三桂也带领着庞大的军队顺利渡过了怒江,并一路前进到了磨盘山下。
吴三桂骑在战马上,他目光犀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山峦和森林。这里山峰高耸林立,树木繁茂密集,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而磨盘山更是突兀地矗立在其中,宛如一座雄伟的堡垒。除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外,几乎没有其他明显的通道可以前行。
吴三桂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警惕。这片地形如此险峻,对于军事家来说,这样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潜在的危险。通常情况下,当遇到这样的地形时,他们都会格外小心谨慎,时刻防备着可能出现的伏兵。然而,经过一番查看后,吴三桂并没有发现任何明朝士兵的踪迹。只有一群飞鸟时不时地飞过来,偶尔发出欢快的叫声,打破了这片宁静的氛围。
然而,吴三桂从昆明出兵后,一路穷追猛打,对白文选紧追不放。白文选被逼迫得无路可走,只能越过澜沧江。而吴三桂则毫不松懈,亲自率领部下编制木筏渡江。紧接着,他们又渡过了怒江,军队长途跋涉,行军数百里。但奇怪的是,这一路上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此时,吴三桂心中暗自得意,他认为李定国已经望风而逃,附近根本不可能再有明朝的军队存在。因此,他放松了警惕,对于自己部队的散乱状态也不以为意。他自信满满地认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军队继续前进,试图越过磨盘山向西追击。
李定国设下的这个伏击计划不仅构思巧妙,而且部署得如同钢铁壁垒一般严密。他对这片地区的地形特点可谓了如指掌,精心地利用地势设置了多重栅栏,以阻挡敌人的前进道路。更为精妙的是,他还巧妙地安排了三道伏兵,分别由三位得力将领率领。
其中,泰安伯窦民望被委以重任,担任“初伏”的指挥官;广昌侯高文贵则负责统领“二伏”;总兵王玺则肩负起“三伏”的指挥之责。每一道埋伏都配备了两千名伏兵,共计六千名伏兵。这些伏兵可都是从众多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都是身经百战、战斗力超群的精锐之士,可以说每个人都具备以一敌十甚至更多的战斗能力!
他们事先约定好,一旦清军越过山顶并进入三伏之后,便会立即发射信号炮作为进攻的命令。届时,三道伏兵将会同时发动攻击,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让敌人陷入绝境,插翅难逃。此外,三道伏兵布置在前,而李定国的大本营则驻扎在距离战场四十里远的橄榄坡。在这里,他特意安排了炊事伏兵,但严令他们绝对不能露出任何炊烟和火光,以免暴露自己的位置和行动计划。
激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