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东晋·评论4

而这些县令,在被选任为县令之后,竟然是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清楚,连衙门的日常事务都不能独自处理,也不能处理钱粮案件之类的事情,反而需要长期依赖自己带来的师爷……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县令自己不是不能做事,但是由于懒惰之类的原因,不愿意自己劳累,于是便找了所谓的师爷来代替自己处理事务。

但若是这样的缘由的话,那岂非是更加罪无可恕?!

朱元璋的大脑转动起来。

选任县令,是为了让他们老老实实办事儿,好好地做好朝廷让他们做的事情,稳固地方上的统治,减少乱七八糟的官员造成的冗官冗员、减轻朝廷财政的负累,同时,为了避免某个官员在自己家乡发展势力过大,县令还必须异地为官。

基于这些原因,朱元璋对县衙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取消了县尉这个之前一直存在的官职,还进行了其他的人员精简;同时,严格要求县令,不能再如从前一般,把自己的事情交给主簿衙役之类的代劳……

现在看来,那些县令们也还算是勤勤恳恳。

但是,原来日后竟然还有这样的发展么?

县令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一方,全数交给所谓的师爷来处理——那朝廷是怎么选拔出来这种人的,这种人凭什么成为县令?

虽然县令是个小官,但是朱元璋也并不轻视这种小官的作用:在地方上,在一个个大明的底层,县令就是维持统治的一个关键!

如果县令全部都是废物,如果县令什么有益于朝廷的事情都做不到,如果县令……那朝廷在地方上就真的丧失了一部分的权力,也丧失了一部分的主动权。

而这对于大明的统治是不利的。

况且,如果这个师爷还是本地人……那县令不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了吗?

偏偏师爷又不是朝廷的官,不如县令那般受到朝廷的牵制……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这种县令是怎么被选上的,是怎么通过科考的!

——“等等,科举考试之中,有关于如何治理一方的内容吗?”

朱元璋突然反应了过来,这个问题相当关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