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乌氏倮运粮救秦,数万头牛羊,以及五十万斛粟,进入了北地,王绾亲自北上交接。
先有东山商社运粮入秦,又有巴清与乌氏倮运粮入秦,旱灾与蝗灾依旧是持续,但,大秦朝野上下,变得更有定力。
这一日,吕不韦走进了章台宫,他心中带着激动,也带着坚定的决心,他要表彰三商。
“臣吕不韦拜见大王,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看着神色有些疲惫的吕不韦,秦王政也是有些动容:“仲父,这些日子辛苦了。”
“蒙毅,凉茶。”
“诺!”
“臣为秦臣,又为大秦相邦,此乃分内职责。”
吕不韦在一旁落座,朝着秦王政拱手,道:“大王,在这蝗灾与旱灾肆虐之时,先有东山商社,后有巴氏与乌氏运粮救秦。”
“臣以为当封赏三商,以鼓舞人心。”
“好!”
秦王政点了点头,他清楚这个时候不是争论其他的时候。
纵然是这样做,有利于吕不韦的新政,秦王政也义无反顾,因为他清楚,现在是大秦稳定与秦人生存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需要往后靠。
三日后,秦王政亲至灞上柳林,吕不韦作为相邦,亲自宣读表彰王书:
“大秦王特书:
关中旱灾,蝗灾肆孽,先有东山商社运粮三十万斛,后有巴清,乌氏倮运粮救秦,念三商之功,今下表彰王书。
乌氏倮领上卿尊荣,爵同封君,号曰乌氏君。
巴氏族人,巴重,特许入仕,赐爵公大夫,筑怀清台,以彰清夫人之名。
东山商社总执事芮,特令,遇官不拜,领左庶长爵尊荣。”
一时间,三商之名,席卷秦地。
吕不韦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由得一动:“天意如此,化秦有望!”
在尊荣必出于耕战的大秦,商贾地位不高,衣食住行,都有极大地限制,在这个环境下,秦王政对于三商的表彰,可谓是石破天惊。
秦王政看到这一幕,心中对于商贾的抵触,彻底的消散。
他心里清楚,一切都要看对方心中是否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