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又险些气得笑起来,说道:“他和你差不多,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地痞个性,结果是他最后烹了立汉大将军韩信。你对比一下我朝曹彬大将军开国后的待遇,再看这些人。关于帝王之仁慈与否,对比不就出来了?”
“你懂个……”
险些把蛋子说出来了,好在马上想起这是在和军事委秘书长汇报工作、而不是和阿猫阿狗说话。
高明又忙着鞠躬道:“明府不急,且听我说下去。您所谓的汉王流氓这事吧,要我看也并没有什么有力证据,仅仅只是司马圣人告诉您的对吧,问题在于您怎么就信了呢?”
张叔夜反问:“确实不该全信圣贤书,但你觉着太史公不能信的证据呢?”
高明侃侃而谈:“学生以为史书里的大事件,因知道的人多,倒一般能信。譬如哪年哪里发生了大战大灾,这个一般不做假。但所谓的细节一般看看就好,要是当真您就输了。”
“以萧何夜下追韩信一事说开去,那些对话,那些情形,就好像司马圣人站在旁边看着一样,这难道不可疑。我相信有这事,但那些细节上的偏向性,逻辑上讲一定是太史公个人脑补,其实您把他的细节当演义看就差不多了。”
“又根据咱们这位司马圣人被刘姓之人给躲了蛋,成了太监,于是从立场以及屁股方向带来的下意识情绪看,其实您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整个汉史中、没证据但充满了刘邦猥琐、小人、流氓的暗喻,其实这就叫真春秋笔法。知我刘邦,罪我刘邦,唯其春秋!”
听到这张叔夜楞了愣,竟暂时不去想“水门事件”了,经由春秋笔法四字,被勾起了当时司马光那些人的龌龊用心、以及那些人险恶的笔杆子风格。
这便,张叔夜又多了些兴趣的样子笑道:“有点意思了,难怪小女喜欢听你论调,你便接着说。”
高明接着道:“学生以为,韩信其人的诸多战略战法观点,和刘邦相近,让刘邦放心。这首先代表了刘邦的识人用人才能。于是才可能出现夜下追韩信。只问若汉王不同意,萧何即使追回来了又怎样?破格从后勤官提大将的可能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