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放弃稿费及版权

“有你这句话,我们就彻底放心了。这两枚印章,你就收起来吧,就当是我们这段缘分的见证。”张老说道。

江卫民小心翼翼地将印章重新放回盒子,重新包好,像是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等日后古董收藏热度起来,自己一定要在青岛市建一个博物馆。

到时候,就把这些国宝都放置到博物馆内,让它们在明亮的展柜里,

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这些文物的魅力 。

毕业后的江卫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内心满是纠结与思索,他必须在绘画与管理这两条道路上做出艰难的抉择。

而这一想法的产生,主要源于华君武对连环画大奖评选过程的一番讲述,那些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深深触动了江卫民的内心。

回想起自己在连环画领域取得的成绩,江卫民虽拥有傲人的销量,可每当静下心来,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便会涌上心头。

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文抄公”,只是机械地将他人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却从未真正领悟那些抄来的连环画中所蕴含的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

从工作层面来讲,利用出版资源来绘制连环画赚取稿费,在发展势头迅猛的青岛出版社,确实不是什么问题。

但江卫民心里明白,现在作为管理者,这样做总归是不太妥当的。

于是,在决定回青岛之际,江卫民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

江卫民打算放弃大部分的连环画版权以及相应的稿费收入,

只留下父亲抗战题材的版权,因为这部连环画载着江德福的抗战生涯,也是江卫民自己依据江德福的抗战生涯改编的剧情。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同时,江卫民将一直跟随自己绘画的团队进行合理分配,把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部门,

每个部门分别负责不同连环画的绘画工作。

在过去的四年里,这些小组经过不断的磨合与历练,

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团队协作,都已经相当成熟,完全能够独立承担起相应的任务。

而江卫民自己,则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控大方向的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推进连环画国际化的伟大进程之中。

北京所有事都处理完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