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后,王大山马上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开会。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个事儿。咱们村的农产品品质好,要是能加工成特色食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不仅能增加咱们的收入,还能让更多的人尝到咱们翠谷村的好东西。大家有啥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王大山看着大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一个叫小虎的年轻人站起来说:“王支书,我觉得这事儿可行。我之前在城里打过工,见过一些食品加工厂,我可以帮忙出出主意。”
另一个姑娘小芳也发言道:“我觉得咱们可以把村里的野菜加工成野菜罐头,再把玉米和红薯做成玉米糊、红薯干,这些在城里肯定受欢迎。”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先成立一个农产品加工小组,由小虎担任组长,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
王大山则负责联系原材料供应商和销售渠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农产品加工小组的成员们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加工设备,学习食品加工的技术和知识。
王大山也没闲着,他四处奔走,联系了几家城里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希望能把翠谷村的特色食品推销出去。
在加工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工出来的食品口感和质量总是不太稳定。
王大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决定请县里的食品专家来村里指导。
专家来到村里后,对加工车间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指导。
他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