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也迅速调整过来状态,歉意一笑,“是我的不是,我过于小觑同学了,没想到有对IC了解这么透彻的,我的不是,我反省。”
“确实,单纯水扩张已经不被认为可以有效治疗IC,不过在水扩张后进行灌注XST,XKL,肝素等是可以有效进行治疗的。”
他想把话题带开。
可大宝不同意啊。
“好的,那么问题又回到最初,梁医生你所说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国内已知的,那么你认为你接诊的IC病人里,你所提供的治疗有效率是多少。”
梁华道,“这个是因人而异,也因病情而异的。”
大宝道,“简而言之就是无法统计有效率?”
梁华道,“IC是疑难杂症…进入视野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年,所以我们还在积极的研发有效的治疗率,争取帮病人缓解因病带来的困扰和折磨。”
大宝道,“那就是梁教授也不知道自己在IC这块的治疗有效率…”
“可是我看过你的文章…”
“你在文章和采访中推崇的IC治疗法分为几个阶段,一线药物,二线灌注,三线起搏器…”
“我做过走访,作为业内的佼佼者,病人前去找你,你往往都会提到起搏器,那我是否可以认为你推荐起搏器是认为起搏器在IC这块治疗有较高于一线二线治疗的疗效?”
梁华说道,“对,临床研究证明,起搏器确实对IC有一定的疗效…”
大宝道,“有一定……”
“可能,缓解。”
“大概…”
“梁教授从刚才回答问题的语气词都是用的可能,以及,或许,从来不是确定,当然,医学充满不确定,这用词没什么问题。”
“但是今日我换个问法,梁教授从业泌尿科以来,在你十多年职业生涯里你所接待的IC病人里,是否有哪一个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及控制,不需要多个,只需要一位!”
大宝手持话筒平静的注视着梁华,平静等待答案。
你从业十多年。
我不需要你说很多位。
只需要一位有效治疗并且控制住的病人。
“IC这样的疑难杂症,如果有这样的病人存在,我相信梁教授一定会印象深刻并不会忘,你自称你一直在IC领域不断的研究,出现了这样一位被你治好的病人,不,对于疑难杂症我们不说治好,只说有效控制,不说治愈,只说临床上的控制…”
“相信,你一定会印象深刻并加以研究以此来获取更多数据。”
台上的几位教授和医生,不由纷纷点头。
是这样的……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例子,疑难杂症里有谁真的正常得以控制,那必然加以研究,以此来获取有效治疗法。
也有的医生忍不住道,“这位同学,IC是疑难杂症,之所以称为疑难杂症就是病因机制不明,治疗上能做到缓解就已经很好了,如何可能治好,如果轻易治好它就不叫疑难杂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