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个屁。
足足好几万的奴婢,把登州府的官老爷们全累死也审不过来。
还不如直接弄到登州府来做百姓,牵扯到谁再抓谁,这样儿更省事。
朱标则是直接拱手说道:“就依姐夫,小弟写奏本,那几万奴婢都发来登州府,然后再编户齐民。”
太完美了。
写奏本?
写奏本这事儿好说。
可是我一个长在深宫的太子,我能懂个屁的禁止蓄养奴婢?
我不懂,但是姐夫又要让我写奏本,所以,我来找姐夫问问题是不是理所应当?
毕竟有这几万奴婢发来登州做百姓,你还好意思再找我要好处?
……
榷场的事情再一次被杨少峰扔到了一边。
也不能说是彻底扔到一边,毕竟登州府里又不是只有杨少峰一个知府。
杨少峰只是让登州府同知徐良和常家兄弟一块儿去筹备榷场开始之前的诸多破事。
比如说招待朴得欢和朴成性。
比如说安排其他州县来的各路商贾。
杨少峰自己则是再一次开始进入大明从一品驸马都尉、临时大理寺左少卿的工作状态,开始提审之前被供出来的朱健。
其实杨少峰也很好奇。
区区一个朱健,还是在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冒认朱熹后代的前提下,是怎么编织出空印案这么一张大网的。
更关键的是,六百多个被牵扯进空印案的官老爷们,他们在这几年时间里又往外倒卖了多少铁器?
那些铁器又都流向了哪里?
在倒卖的过程中,又是什么人在帮着他转运这些东西?
胡乱琢磨一番后,杨少峰又将目光投向了跪在大堂上的朱健,喝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朱健小心翼翼的打量了杨少峰一眼,颤声答道:“草民朱健,见过青天大老爷。”
瞧着朱健一副贼目鼠眼又偷偷摸摸看人的模样,杨少峰心中更是不喜,冷哼一声后问道:“朱健,本官问你,朱守辰招认你为空印案背后主使之人,你可认罪?”
朱健再次瞧了杨少峰一眼,答道:“回大老爷,小的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