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体画精髓摘要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2257 字 2个月前

在曹老叫他研究学习郎世宁的作品风格的时候,顾为经就看过很多对方的作品,也已经用书画鉴定术欣赏过这幅《豆花图》。

结果其实挺让人意外的。

情绪只有朴实之作的评价,倒真没有什么。

类似的这种康熙皇帝所布置给清宫画院处,要求画歌颂瑞祥的政治作业,画师画的没啥激情完全可以谅解。

只是这绘画技法嘛……

也不能说人家郎世宁画的多差,

大师级的绘画功力一点也不差,已经属于金字塔顶尖的那一小撮人。

可是相比朗世宁的名气、历史地位。尤其是因为这幅画带给顾为经那种耳目一新的出众观感,所产生的强烈期待相比。

在系统解析中,这位艺术家的技法就显的很平庸了。

他可是让印章狂魔,骨灰级文物收藏爱好者,不知道见过多少传世名画的乾隆皇帝见了后,都兴奋的亲自写诗曰【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来盛赞的大画家。

一个大师一阶,一个职业三阶,确实不高。

就拿顾为经欣赏过的作品来说,

油画画的不如女画家卡洛尔。

中国画别说和曹老比,连曹轩老先生目前年纪最小的弟子唐宁二十多岁时的水平相比,都要逊色许多。

仔细想想,这个结果虽然在预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朗世宁从来就不是油画最好的那一批画家。

不要提当时的欧洲,光是来京的传教士中,能和郎世宁有相似水准画功的人,在记载中,就还有两、三人。

要论更讲究天赋和意韵的中国画,朗世宁哪里卷的过东夏本土的画家和士大夫们。

同时期能不能排进前一百名,其实都真有点悬。

有些画法,天生就能诞生1+1大于2的魅力。

朗世宁油画不算顶尖,中国画更不出众。

可就是靠着巧妙的融合画的风格,得三代帝王宠幸,入选了足足268年的清朝历史中,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成为授官正三品的高官显贵。

顾为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研,盯着这幅《豆花图》。

朗世宁流存下来的作品中有采用毛笔宣纸的东方风格,也有用亚麻画布和西洋画具的作品。

新体画是一种作画思路和理念,不拘泥于作画工具。

他脑海中的这本《新体画精髓摘要》总共分为了上下篇章。

分别是以画花草自然风光为主,讲究东方的构图骨架与西方明暗光影色彩的【西法重彩篇】,和画建筑和人物为主,将西洋线条结构透视焦点和东方意蕴风情相互结合的【线稿画篇】。

线稿画篇相比于西法重彩篇,要多出了素描线条的融合。

顾为经准备先从简单些的方面入手。

这幅《豆花图》就是“西法重彩”的典型作品,涉及到的领域只有【中国画技法】和【油画技法】两者。

他拿起画笔的瞬间,脑海中的《新体画精髓摘要》就开始给出大量的绘画细节要素。

“西法重彩,着重以油画为本、中法为辅。花鸟均正面择取光线,淡化或弃之投影效果,对象柔和、清新奕奕如生,设色奇丽……”

所谓的西法重彩,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中国画的方式改造西洋油画。

花鸟在保留油画的明暗效果,放弃大面积投影的灰调子,让整个画面看上去色彩柔和,走小清新的风格。

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大胆的使用一些非水溶性的矿石颜料,进行色彩附着。

当然,这只是“西法重彩”的理论方法而已。

很多后世的学者也早就总结出来了,但画出来就不是那一回事了。就像相对论就在那里,能不能造出原子弹,还差了一个五常之间的距离。

顾为经之前对这些理论的认识也很浅显。

他画出来的画不东不西,不中不洋,完全是个四不像,看上去观感极差。

可是现在,《新体画精髓摘要》提供的除了理论,还有具体的操作细节。

“画豆花,先点叶,再提花,最后写枝。西洋油画重比例,故而枝叶不可直线接与花头,以翠玉色曲线填之。明暗阴影变化,以中锋逆笔填充,叶脉叶子浑然一体。”

顾为经思索了片刻。

按照上面的指导,画豆花的时候,应该先点出叶片,再画出花瓣,最后用翠绿色的曲线画出枝干填充之间的空隙。

为了表达出明暗的阴影变化,应该要用毛笔的中锋,以逆笔倒着描摹出叶脉和叶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