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郭子仪的名帅风范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929 字 1个月前

九月十一日、二十一日,朔方军骑兵将领白元光在灵武两次击败吐蕃。

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交给右军都将李晟五千兵力,让他进击吐蕃策应灵武。李晟说:“您给我这些兵力,从正面作战显然不够,使用智谋又嫌太多。”

于是,只带一千人西出大震关(陕西陇县以西),在临洮境内屠灭了吐蕃所筑定秦堡,一把火烧毁了吐蕃存放于此的粮食,俘获了堡主慕容谷种,凯旋班师。吐蕃闻讯,即刻解除对灵武的包围撤军离去。

李晟出自河西军,曾跟随王忠嗣征讨吐蕃,号称“万人敌”,后来成为肃宗时期的名将。

因吐蕃连年沿邠、宁方向进犯唐境,马璘所率安西、北庭两军兵力较少,防御起来比较吃力。宰相元载找到郭子仪商量,提议将马璘调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驻防,把郭子仪位于河中的朔方军调来镇守邠州,并许诺用内地租税解决军费供应。

大局意识很强的郭子仪当即同意,大历三年(768年)十二月,诏令马璘为泾原节度使,其原来管辖的邠、宁、庆三州转隶朔方军。

马璘接诏即带领先头部队开往泾州,留下都虞候段秀实做好收尾工作,带其他人员随后跟进。

安西、北庭两军自遥远的西域赶到中原平定安史之乱,长年在外征战,数经驻地搬迁。安西军先后镇守汴州、虢州(今河南灵宝一带)、凤翔,北庭军先后屯驻怀州(今河南焦作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鄜州(今陕西延安富县),几乎没过几天消停日子。

这次又要移镇泾州,许多将士心存不满。刀斧兵马使王童之借机挑唆众人作乱,并约好于二十一日拂晓动手。

段秀实在前一天晚上提前掌握了这一情况,果断采取措施,捕杀了王童之及其八名同党,号令全军:“故意拖延不走的诛灭全族,散布流言者杀无赦!”

马璘、段秀实调整到位不久,大历四年(769年)二月,郭子仪也带领朔方主力从河中(今山西永济)迁往邠州,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河中、灵州。

朔方将士久居河中,大都已把家室安置于此不愿迁离,到达邠州后时常有人偷着跑回来。行军司马严郢留守河中军府,把逃回的士兵全部逮捕,并诛杀了他们的队长,军心这才慢慢安定下来。

在这次部署调整中,虽然郭子仪、马璘、段秀实这些统军将领颇有大局意识,通过一些强硬措施慑服了部众,但思想问题没解决,加上相应的保障措施没跟上,最终还是为将来留下了隐患。

九月份,吐蕃进犯灵州,被朔方留后常谦光击败。

仅过了一个月,常谦光奏报吐蕃进犯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其军队首尾绵延四十里。郭子仪派朔方兵马使浑瑊率五千精锐入援灵州,亲自带军进至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吐蕃看到唐军有备,撤军离去。

在郭子仪及其麾下将领的共同努力下,暂时遏制住了吐蕃疯狂扩张的势头,与大唐签定了和平条约。

比起哥舒翰、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郭子仪身上多了些人情味,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忠君卫国,这份在当时难能可贵的品质,让他得到了各地骄兵悍将发自内心的尊重。

代宗是不幸的,他身上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被中唐混乱年代无限放大,使他很难挽回大唐日落西山的颓势。然而他又是幸运的,有郭子仪这位名帅辅佐,让嚣张跋扈的藩镇节帅不敢过于忤逆,保证了朝廷在举止维艰中勉强维持着微妙平衡,没有沦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