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曾经靠着计谋也是拉了一大帮子人搞掉了那些跟他竞争的家伙,而现在认识到鞋匠卸磨杀驴的众人不吃鞋匠这一套了。
强烈要求鞋匠把那些彼得格勒老同志们从苦寒之地给请回来。
民众不满与元老们的不满让鞋匠不得不做出了退步,他得重新把彼得格勒元老派的三根定海神针——布哈、加米、季诺维三人给请回莫斯科。
随着这三人的官复原职,元老派手下的那一大票人也是要求官复原职。
新人和老人地位问题深深的困扰着鞋匠,若是处理不好他两边都要得罪。
新人代表着鞋匠的力量,老人代表着元老派的力量。
知道自己基本盘的鞋匠自然不会把自己提拔的新人给全部砍掉,要不然自己都成了光杆司令。
可面对咄咄逼人的元老派,鞋匠也只能先顶住压力想办法解决民间请愿团的问题。
莫洛托夫和维辛斯基两人的闲聊也被在对面吃饭的徐海谷注意到了。
虽然他跟两人的距离有些远,但是通过两人神色的变化也可以知道他们说的东西可能不太好。
“他们在说什么?”
坐在徐海谷旁边吃饭的胡希骍饶有兴致的指着对面的两人问道。
“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嘀嘀咕咕的干什么!”
“估计是在商量要怎么让我们认同他们的观念!”
“待会就要去莫斯科钢铁厂了,不得不说这些斯拉夫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牺牲了那么多人也是造就了几个大型的企业!”
“这莫斯科钢铁厂一年能够生产120万吨的钢铁,算是一个大型钢铁厂了!”
“现在根据我们获得的数据,这些沙俄人一年可以生产700万吨的钢铁,而1814年强大的沙俄才能生产350万吨,整整翻了一倍!”
徐海谷对沙俄工业的进步也是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虽然沙俄牺牲农民的利益来换取工业的进步是一种非人道的行为,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取得的工业成就也是辉煌的。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让沙俄钢铁的产量超越之前巅峰的350万吨,各种工厂也是如火如荼的在进行生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