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南察风波(卅一)全能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77 字 9天前

高务实也是在这场战争之后开始被视为“文帅”的——安南之战虽然规模也很庞大,但大明主流人士不可能把安南看做蒙古这一级别的对手,所以安南之战在大明内部的成色稍显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场漠南大战,高务实的各项表现堪称完美,但正如大明内部也有人注意到的那样,布日哈图也知道此战的真正主力其实是土默特而非大明自身。高务实实际上是通过高超的政治手段,利用了强大的土默特铁骑给他胜利加冕。

常人即便发现这一点,也只会觉得高务实手段了得,能够“以夷制夷”,但布日哈图却发现了另外的重点。

不是高务实非要展现什么高超的政治手段,而是他清楚的了解到,仅凭明军当时自身的力量,打不赢漠南之战!

没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垫底,绝大多数谈不上精锐的明军根本没有勇气独面数万蒙古骑兵,真要强行拉去草原上和蒙古骑兵打野战决胜,不出现溃败都要烧高香了,遑论大胜?

因此高务实精心挑选和设计,为“刺刀阵”的出场选择了一个既重要而场面又不是特别大的地点,这才有了张万邦父子那次大胜辛爱的战役。

这次战役,因此毫不意外地成为明军宣传的重点——其他仗全是土默特打的,吹也不方便吹啊。

于是乎,“刺刀阵”声名鹊起,俨然成为了大明以步制骑的杀手锏。大明上下无分文武,都相信凭着刺刀阵的神奇力量,足以遏制甚至扼杀蒙古骑兵多年来的赫赫凶威。

此时的大明宛如二十世纪的欧陆列强,是掌握着话语权的。大明这么卖力的一宣扬,再加上没过多久又出现一次辽南之战,结果连蒙古人自己都信了高务实的邪,以为刺刀阵的确厉害无比,蒙古铁骑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

然后接下来便是西北之乱,博硕克图这个冒失鬼哪里是高务实的对手,被高某人算计得死死的,硬生生撞进了包围圈,又被刺刀阵给坑了——这是大明的说法,现在布日哈图已经猜到,那次包围战真正立功的肯定不是刺刀,而是火器。

三次大胜,刺刀阵威名远扬,蒙古人闻之色变。曹簠虽然没有指挥过刺刀阵,但他麾下有刺刀阵可用,因此也对与蒙古骑兵野战不甚畏惧,大大咧咧地准备在东城城下击退蒙古人。

布日哈图虽然对刺刀阵的威力有所怀疑,却不愿意在东城城下交战,因为彼时明军也有不少精锐骑兵,东城城中的叶赫骑兵也随时可以出战,战场选在此处对蒙古大军不利。一旦进攻刺刀阵陷入麻烦,明军骑兵与叶赫骑兵再从侧翼发起攻势,那蒙古人搞不好就又要出现一次大败。

因此布日哈图选择直接撤退,避免发生交战。但布日哈图肯定不甘心就此退走,他必须想办法亲自试探一下这刺刀阵的深浅,否则将来应对明军时他又如何能够正确决断?

将麻承勋调虎离山也好,不打北线弱敌却偏挑南线张万邦部也罢,都是布日哈图为了“测试”刺刀阵成色所作出的特殊安排。

曹簠与高逸民的战术有什么问题吗?其实没有。他们只是无论如何也料不到在布日哈图这一连串的手段之下,其目的不是什么保卫西城,甚至也不是重创或击败明军。布日哈图只是想试试刺刀阵的真实威力,了解其战术特点,以便自己能有依凭来思索其破解之法。

至于布日哈图口口声声说要打破刺刀阵神话,其实也不过是战时宣传罢了。能破当然是最好,不能破其实也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此战的结局,布日哈图也依旧可以接受。虽然战死近两千(明军斩首一千六百余,剩下大部分是被救回之后伤重不治的),而且精锐的重骑兵损失甚大,但布日哈图依旧认为这场仗很值。

损失再大,大得过漠南?漠南之战仅察哈尔主力的损失便以万而论,这次才不到两千,有什么大不了?对比收获而言,布日哈图完全可以心满意足,也足以对图们大汗作一交代了。

图们在听完详细战报和布日哈图的分析与解释之后,也觉得这两千人的损失虽然不小,但完全值得,最起码他现在也明白了,刺刀阵真正厉害的部分并不是它本身能够克制骑兵,而是它可以将明军的冷热兵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战术体系。

这个战术体系与明军过去的多种兵器密切配合——这是戚家军的法宝——不同,刺刀阵的特点是反其道而行之,它的出现是为了简化作战。